创新驱动——沈阳机床挺进世界高端

文章来源:网络转载 发布时间:2012-03-08
分享到
装配自主知识产权"飞阳"数控系统的沈阳数控机床新品将实现量产,全面接受市场检验;重点研发项目将实现历史性突破,年底有望推出样机,彻底终结中国数控机床没有自主化五轴联动技术的历史.

今年,装配自主知识产权“飞阳”数控系统的沈阳数控机床新品将实现量产,全面接受市场检验;重点研发项目将实现历史性突破,年底有望推出样机,彻底终结中国数控机床没有自主化五轴联动技术的历史。

核心提示

2月27日,国际权威调查机构美国加德纳(gardner)公司公布最新数据:沈阳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机床)2011年实现机床销售收入27.83亿美元,名列世界机床行业第一位。世界机床名企日本山崎马扎克德国通快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盛誉与瞩目之下,沈机人一如既往的低调和沉稳。“量的第一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看来,“依靠自主创新,率先在运动控制技术领域取得核心突破,推进中国机床行业"由大变强",是沈阳机床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

这是一个无上光荣的使命,也是一段荆棘密布的征程。跟踪国家需求重点攻关,听命市场“调度”服务客户,沈阳机床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全速挺进世界制造领域的最高端。

应该说,沈阳机床正在开创的绝不仅仅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快速升级的进化奇迹;从生产技术研发到产品“全生命周期”营销模式转变,由传统的机器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变这种透彻肌理的颠覆性创新,为沈阳机床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

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创新实践者为整个行业和社会所作出的尝试和贡献。

沈阳机床自主研发的数控机床“大脑”“飞阳”数控系统。

创新是跨越发展的核心动力

为了开发数控系统,沈阳机床也曾走过很多弯路。关锡友对此感触颇深,“核心技术买不来学不来,模仿引进把技术人员送到国外培训学习,最终证明想要的什么也没学到。要么不干这一行,要么就得靠自主创新,走我们自己的路! ”

率先在运动控制技术领域取得核心突破,推动中国机床行业“由大变强”,沈阳机床领命创新,领军前行。

创新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集团组建伊始,沈阳机床就已明确创新使命。 “没有人告诉你核心技术是怎么回事,德国的数控机床宁可低价卖给美国,也不愿意高价卖给中国。 ”48岁的董事长关锡友在沈阳机床工作已有20余年,对此感触颇深,“核心技术买不来学不来,模仿引进送到国外培训学习,最终证明什么也没学到。要么不干这一行,要么就得靠自主创新,走我们自己的路。 ”

封锁,为什么?因为有威胁有利润。一方面,机床行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工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作为工业母机的机床,其发展情况对于整个工业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高端机床严重依赖进口对于国防和经济安全来说会造成影响甚至威胁。在“十二五”规划中,政府对于高端制造业已经提到了一个战略性的高度,将发展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设备和功能部件作为国家重要的振兴目标之一,并设立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等予以扶植。

另一方面,就数控机床的价格而言,心脏部件数控系统所占比重超过50%。德国西门子日本发纳克等国际上仅有的几家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凭此垄断赚得盆满钵盈,而其他绝大多数机床硬件制造企业只能拿着微薄的报酬为他们出苦力。

中国“机床大国”之名,就更多体现在硬件制造上,而非软件开发上。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世界机床生产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而出口额却仅居世界第六位(2010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柏林说,实现机床行业“由大变强”的转变,不仅是市场用户需求迅速变化的需要,也是行业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实现这个转变是行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攻坚克难的过程,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谁来领军突破?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国内机床行业龙头企业沈阳机床的肩上。然而创新不是表表决心那么简单。国际同行用了几十年的心血投入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才开创出来的业绩,沈阳机床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超越?

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实践全方位系统集成创新,全球布局创新资源,立体构建创新体系,大胆启用新人年轻人,大胆应用新方法新模式,用信任最大可能地激发创造力沈阳机床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找到了一条极具特色的“登顶”路径。

这一过程中,沈阳机床接连攻克技术难关,在困扰我国数控机床发展已久的核心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彻底终结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这也意味着,沈阳机床从此有了进入世界高端制造领域与世界强手展开高端竞争的资格和能力。

2011年岁末,在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沈阳机床作为中国机床行业和东北地区唯一获誉企业,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创新型企业”。“战略性地从普通机床生产领域逐年淡出,把研发力量集中在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的突破上,由单纯技术攻关转身跟踪国家建设需求实施重点攻关,对提高民族装备工业水平增强国防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如此获选理由,可以看作是国家对沈阳机床多年来矢志不渝坚持创新的支持和肯定。

运用五轴联动技术进行鸟巢加工。

开放式创新开启机床“定制时代”

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就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品牌。当今,跨界集成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标志,智能化和个性化将成为未来机床的竞争焦点。

今年,沈阳机床数控系统将大批量产业化;与德马吉合作,制造面向汽车及消费电子领域的高速钻攻中心;与更多世界知名企业联手,深度嵌入顶级制造产业链条;能读懂图纸会自己报警的智能化个性化定制机床,将成为沈阳机床制胜未来的优势“武器”。

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 “企业力量不足,我们就开门创新,集成社会资源创新。 ”关锡友说,几年来,沈阳机床每年对技术研发的投入都能占到年销售收入的5%左右,把资源配置发展到全球,大胆吸纳启用各个学科的年轻人才。 “在沈阳机床编制以外,还有好几百人每天围绕着沈阳机床的发展而深思熟虑,殚精竭虑。 ”

如今,沈阳机床已全面建立起独有的数控系统研发产业化应用的三层体系,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开放式国际化研发体系“三位一体”格局:以沈阳机床为依托筹建的 “高档数控机床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机床行业唯一设立在企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沈阳机床集团牵头,联合8家企业6家科研院所组建的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速推进产品结构的战略性大调整,形成独有强大稳定综合性的市场竞争优势。

如此开放式创新最成功的实例便是沈阳机床的上海研发团队。在那里,70多名年轻人胸怀报国之志,日日埋首,为中国自动化进程拼尽自己的全力。 2009年,震惊业界的沈阳机床“飞阳”数控系统取得实验室突破。然而要走出实验室,进入成熟的商业化批量生产,过程仍然十分艰难。沈阳机床集团决策层横下一条心,经过两年多的完善提高,数控系统软件与硬件通过严格测试,并进行数控车床应用集成测试,具备了大批量应用条件,这标志着中国机床产业将从此告别 “空心化”,从根本上解决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难题。

2010年,又一个中国机床行业的历史时刻悄然到来。在南京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沈阳机床自主创新的“低成本国际化”水准的“新五类”产品甫一亮相,便引起业界轰动。此举标志着沈阳机床从此不再模仿别人,中国机床企业首次以民族自主创新品牌,全方位进军世界中高端机床领域。

2011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机床展上,沈阳机床再次推出代表了机床产业发展方向,集中体现“集成与优化客户化与智能化”特色的25件世界级新品,被业内人士称作“中外机床产业的一次缄默对决”。

接连使出的“组合拳”漂亮精彩且威力十足。原来不屑合作的国际巨头也主动伸来了橄榄枝,沈阳机床先后与美国GE德国博世集团德国西门子等世界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这不仅标志着沈阳机床从产品技术到服务整体得到了国际高端客户认可,更意味着沈阳机床成功嵌入了世界顶级制造产业链条,朝着“既大又强” 国际化企业建设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没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就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品牌。在品牌建立之后,“当代的信息化技术又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实现继续超越。 ”在关锡友看来,跨界集成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标志,智能化和个性化将成为未来机床的竞争焦点。

有人用“定制时代”的全面开启,来描述沈阳机床经营规模跃居世界首位之后的全新产业蓝图。事实的确如此。在沈阳机床看来,技术的有效针对性和市场化,比技术本身更加重要。 “我们追求的是如何让技术和产品更加契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如何制造出最方便操作的机床。 ”

无论是智能化还是个性化,都将围绕客户需求而生。未来的数控机床,把图纸输入机床,“读”了图形,机床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加工,按一个键就启动了所有工序。对人的要求只需停留在数字阶段,要把数字变成零件,这项工作完全能够交给智能机床来完成。不仅如此,数控系统还可以针对机床的性能结构需求,独立量身打造,为客户提供专有的解决方案。

凭借“前瞻市场,永远比需求快一拍”的特色创新,沈阳机床不仅成功实现了量的超越,并正在质的提升上健步前行。

沈阳机床集团现代化的生产车间。

“世界行业引领者”雄姿初展

去冬今春,世界机床行业“巨人”接连“瘦身”,先后剥离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零部件制造超百亿产能进行社会化转移。与此同时,沈阳机床数控系统产业基地将于4月实现量产,沈阳机床全面进入运动控制领域,介入航空汽车等重点产业。

沈阳机床要干什么?腾出空间和精力,专注于研发和营销;3年内所有产品换代升级;以欧洲战略为代表,重新拉开沈阳机床的全球布局世界机床市场的引领者已雄姿初展。

经营规模世界首位,这仅仅是做大做强世界一流的一个最基本内容。站在新的平台和起点上,沈阳机床正全力向高端制造跨越,志在成为“世界机床行业的引领者”。

应该说,在沈阳机床的认知和行动里,跨越从来都不是一个目标一个终点,它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和一个无法复制的过程和收获,在足跟落地的一刹那新的爆发已然开始。

启动键,在刚刚过去的极具标志意义的2011年已经悄然按下。关锡友用3个“突破”定义2011年:机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沈阳机床有史以来首次突破全球行业平均增长速度,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凸显;数控机床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率先攻克困扰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彻底终结长期单纯依赖进口的历史;面向未来发展,沈阳机床重新规划发展目标,即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成为世界市场的引领者,实现企业成长全面突破。

循此目标,沈阳机床已经两次启动大规模OEM(代工生产)国际招募,将普通机床制造和数控机床零部件配套的产能系统分离,带动形成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机床制造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沈阳机床正全力向高端制造跨越。目前,沈阳机床已经搭建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开放式的社会化创新体系;数控机床产品已经形成8大类19个系列300余种规格,全部为自主研发;掌握了高速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重大型数控机床等高档数控机床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已经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的目标不是建设一艘机床制造的"航空母舰",而是打造世界一流的机床产业"联合舰队"。”在沈阳机床的发展规划里,技术创新已经从纯生产需求拓展到营销等多个领域。 “沈阳机床未来的投入将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核心技术的研发,一个是营销市场的开发。 ”

今年,沈阳机床将与深圳的一家企业携手,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组建数控系统产业化基地,批量生产数控系统;通过所掌握的运动控制技术,开展工业机器人太阳能跟踪定位控制系统等新业务,向高端制造跨越。这也意味着,沈阳机床已经着手为更深地全面进入运动控制领域打基础。

在全球市场,沈阳机床将全面实施“欧洲战略”,在德国建设世界顶级设计中心,将现有产品3年内全部更新换代;转移德国希斯重大型产品及新设计ASCA系列产品,重新激活“ASCA”这个享誉欧洲的老品牌;与德马吉合资制造面向汽车及消费电子的高速钻攻中心,今年一季度在沈阳机床大型基地投产。

2015年,沈阳机床经营规模将达到500亿元,数控机床产量突破4万台。在“世界机床市场引领者”的带动下,继德国斯图加特日本名古屋之后的第三个世界机床制造核心区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新打造形成。

智能化的机床产品轮毂柔性自动加工单元做加工演示。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