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对话:制造模式变革

文章来源:MM《现代制造》 发布时间:2017-02-14
“总裁对话”是“中国制造2025企业家国际论坛”特设环节,对话嘉宾围绕“供给侧改革如何匹配中高端需求?”的主题就“制造模式变革”的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娓娓道来,赢得了大家的掌声不断和好评,现采撷对话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上图人物依次为主持人:MM新自动化与驱动杂志主编李峥

对话嘉宾:贝加莱工业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肖维荣先生(以下简称贝加莱肖维荣)

杭州诠世传动有限公司总经理寿炳炎先生(以下简称杭州诠世传动寿炳炎)

托纳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单锡林先生(以下简称托纳斯单锡林)

雄克精密机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尚俭博士(以下简称雄克杜尚俭)

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欧特克大中华区技术总监李和良先生(以下简称欧特克李和良)

模式变革 要多角度思维

变革源于市场的需求与技术创新,制造业的模式变革是当前全球的一个焦点话题。谈及中国传统制造业模式的转型升级,贝加莱肖维荣指出:第一个是战略选择问题,现在的传统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遇到的问题,包括很多企业存活不下去的原因,不是因为“工业4.0”来了才出现问题,而是战略选择问题,换言之,中国制造通过这20年,也在改变中国制造的名声。从Copy、质量低劣、价格便宜逐步走向价格优势、性能优势,实际上是在提升自己,但是我们依然有问题,这主要是价值观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业传统模式战略选择是选择价格取胜、低成本取胜还是选择成本、效率优势。而我们一般认识成本时,很多企业认为成本就是人力成本,就是固定资产投入,就是采购成本,其实采购成本是不能决定将来的生产成本的。所以中国制造业必须要理解总成本的概念,在理解总成本的时候还有一个概念叫成本效率,什么叫成本效率,就是说,采购成本是一个成本,人力资源是一个成本,但是时间也是一个成本,研发的时候能不能缩短研发周期,这是成本效率在研发周期之内,同时还有未来不可见的成本。但是在客户那儿,质量低劣,整天去做服务,市场声誉、商誉都受到了损失,所以这是第一个必须明确的战略选择问题。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是文化和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会影响现在中国制造模式的创新力,文化问题也会影响传统制造业的提升,文化问题简单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差不多”文化,“差不多”文化会影响制造流程执行。而日本制造,或者德国制造则追求精确,制造文化实则包含着对标准化、规范化的敬畏感,这是中国制造在文化里需要去改变的。所以我觉得中国制造传统模式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因为技术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获得。第三个问题是人才问题,当然人才问题和教育是有关系的,传统制造业需要工匠级人才,需要中国不仅重视学位教育,同时也要重视职业教育,工匠级人才培养必须从制造业基础做起。这是我对行业的理解。

因为旧的传统制造模式概念非常宽泛,要去规整一个中国制造的模式或者现有的模式,很难用一两句话来界定它。所以,杭州诠世传动寿炳炎提出了另一个看法,他的实践体会是:与其过多的把关注点着眼在研究一个标准化、通用型的模式上,还不如来看看现在的模式到底跟市场脱节在哪里?我们要去分析为什么会跟不上市场?为什么制造业变得这么艰难,不受人待见?可能是由于新兴产业的出现,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很多没有过的元素。以前可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边界分得很清楚,在边界越来越模糊的情况下,渗透力非常强,制造业本身的一些元素可能解决不了,所以还不如去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工业4.0”不能搞大跃进

工业素质和职业教育都很重要

不可否认,中国制造发展了几十年,生产模式确实在逐渐地改变,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中国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中国迅速从人口大国发展成第一生产大国,设备的消费量排在世界第一,把其他国家远远地甩在后面。尽管现在已经来到了““工业4.0””时代,但先进的制造模式仅为少数工业的尖端企业采用,如宝马、西门子、波音等。托纳斯单锡林清晰地指出:中国目前仍然有大比例的企业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和所谓的““工业4.0””来比差距很大,先进国家中全自动化的机器人的工厂,可能就只有几个汽车厂,像宝马那种企业才做得起,所以咱们也不能有大跃进的心态,也不能一哄而上,全搞超一流,其实用不到,要实事求是地看待我们生产真正需要到什么程度?我的资金具有什么程度?我们自己的人才具备什么程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职业教育,希望能够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学校把人才的观念、人才的技能从学校开发出来,而不是到了社会以后重新培养。同样,雄克杜尚俭认为: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后,需要重新审时度势。因为低端红利在消失,这是必然的,但是高端红利在大批量地增长,如电子行业的富士康带动了一大批数控人才的发展,制造行业提升了很多。但低端制造也是有市场的,只要有适合这种发展的需要。要像德国企业那样马上做出高大上的产品,还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制造是逐渐增长的,经验是逐渐累积的。你想弯道超车可以,但过程是跨越不了的。所以说,他认为中国制造有问题,但是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再从政策体制各方面看,中国制造是非常有希望的。

毋庸置疑,工业制造的升级不能脱离基础的能力和素质建设。对此,托纳斯单锡林深刻地揭示了当前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所在,他忧虑地表示:在座的都是搞制造、搞设备、搞供应的,我们会看到在过去发展中的不足,有很多客户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失去了自己的重心,德国、日本、瑞士的制造商,轻易拉出来一个就拥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些企业能够在百年内不动摇地发展一个产品,就是因为专注的导向结果,所以永远站在世界发展的前端。而中国制造不是,中国在20年前的机床和德国机床的差距,可能是10~15年,20年前德国能做五轴五联动,开始往中国售卖的时候,其五轴五联动的发展不超过十年,他们五轴五联动真正商业化的出售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那个时候国内机床厂也尝试做了五轴五联动,但到现在你看中国的五轴五联动在哪儿呢?看不到!航空航天行业中真正的高端设备都在进口,我们的制造都在哪里?这就是专注度不够的结果。此外,前两天参加机床协会的年会,2016年的汽车产销量增长超过14%,非常闪亮的一个业绩,2800多万辆汽车生产出来了,20年前中国能做多少辆汽车?可能几十万辆,尽管做了这么多汽车可每年都在进口大批量的设备,同时有一个特点,一找供应商就交钥匙,我们汽车制造商有成千上万的工程师,可自己的工艺、自己的研究、自己的方案解决能力越不做越废,一切让制造商做方案,做交钥匙,连怎么选刀、怎么选择参数都不去动脑子,为什么?有钱!所以这样就越来越退化,能力越来越退化,买设备交钥匙,如此循环,这么庞大的一个工业制造王国,它的核心竞争力怎么能体现出来呢?但这些是一个国家工业的基本素质,没有这些素质连基本的工艺都不理解,怎么选一把刀都不知道,刀选了以后能用多长时间?它的切削寿命是多长?如果连这个都不了解,怎么改供给侧?所以我觉得要构建一个工业强国,必须要从基础开始做。

市场决定需求侧 从而倒逼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是当下最重要的命题和企业发展之道。但企业生存发展首先要有市场需求,对此,欧特克李和良认为,在中国制造20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其实大家感受到的是产品的开发周期大大缩短,从我们跟做服务的汽车企业合作经验看,原来一个新的汽车型号需要48个月可以做出来,最后降到24个月,现在12个月就可以把新车型开发出来。在这样的压力下,企业要保证把产品开发出来,必须去重新审视流程,只有不断改善自己的流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新的制造手段,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另一方面,目前企业面临转型,所有的用户消费者群体,对个性化需求表现得越来越突出。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出现,要求企业有很大的变化,就是改变自己的流程,适应个性化,不再是大批量生产。你的产品需要个性,所以必须要改变生产过程,去优化设计手段,能够满足个性化产品的开发。谈到企业成本上的压力,就需要中国制造业改变原来传统的方式,去思考每个企业到底要怎么样走,怎么样去改变自己。

贝加莱肖维荣也深有同感地指出:我们主宰不了制造业的发展,但是可以影响制造业的发展,因为我们是属于所谓的供给侧。20年以前中国的自动化水平还是很低的,那时候机械用简单的数字化PLC来控制,甚至用继电器来控制,已经很不错了!那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机械制造业的客户很少有自己的研发团队,特别是自动化研发团队,那么怎么办呢?贝加莱作为供给侧,作为供应商,就承担所有的研发任务,给客户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这是贝加莱当时在中国的战略之一。可是随着发展,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随着业务的发展,要做更多的销售,维护更多的人,这也是目前贝加莱人数和规模较多的原因,65%以上是工程师,这样下去,做更多的业务需要更多的人,人力资源成本也在不断地上升,这个曲线的远点在哪里呢?将很快就达到企业的亏损点,因此需提出提高效率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招来很多天才博士,自己做一些东西别人看不懂,可是三年以后他走了,走了之后这些东西就成了垃圾,所以对我们来讲,如何做到知识可以继承,也就是以前做过的东西不要再去重复了。所以,贝加莱就做了两个动作,一是根据行业标准制定公司标准,包括软件代码如何去写的标准,每个工程师都要按照这个标准去行事,做到知识技术可以继承。第二就是把软件做成模块化,模块化的优点就是可以给很多客户很灵活地配置其个性化方案,同时知识和技术可以重复,也就是如何提高成本效率和缩短研发周期,因为劳动力不再是低廉的,时间成本也是很高的,所以这就是贝加莱所分享的事情,而且现在一直在不断地做。特别在制造业,我还想说一句,中国过去的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资本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资本的背后是制造业,如果制造业没有很好地发展,资本是没有基础的。另外,我们的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中,软件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微软在中国很多年,只有2%是针对客户的,现在这个局面已经在变化了。这是从贝加莱得到的体验,也是一种感想吧。

尽管现在制造业处境困难,甚至有被挤压的感觉,但有跟其他的新兴行业不一样的优越感,这是杭州诠世传动寿炳炎的真实感受,他悟出一个道理:尽管中国制造业在自己的问题上绕来绕去,但还是要打开一些思路,观念还是要改变的,我们应该思考自己的定位到底定在哪里?产品竞争很激烈,我们是不是要对整个制造业的趋势做一个重新的认识,用户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供给侧要做好的一个很大前提就是,仍然要在需求端放很多的精力,如果对需求端研究得不透彻,做好供给侧也是一个悖论。所以要和客户一起认识趋势,甚至说在某种程度上和客户一起去创造趋势。认清这个问题后,从逻辑上来说不外乎抓住三个方面:趋势、组织和战术,这三个方面都不能缺少。从组织上,现在比较流行的组织改革就是扁平化,打破组织的边界等等,但是也会碰到一些问题,如果过于扁平化,就会变成一张大饼,所以是不是可以从概念上的扁平化,过度到功能上的扁平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把研发、营销、销售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实际上是走进客户的工程里面去,实践证明这个效果是比较不错的。在运作模式产生了变化以后,工程师了解市场需求明显增强了,带来的结果是产品也更容易被接受。从这些层面来说,供给侧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行业与行业之间可能有很多的壁垒,单体企业里面可能仍然存在很多壁垒,制造就是制造,能不能把制造的概念弱化一点,更多要强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为重,这样考虑可能会好做一点。

最后感言

雄克杜尚俭:中国从事制造业以及为制造业服务的人是中国最可爱的人。

杭州诠世传动寿炳炎:一句话就是中国制造业大有希望。

贝加莱肖维荣:寄予中国制造业继续向欧美、日本学习,也就是创新之前先学习,以前学做什么,现在和未来学怎么做,这是中国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去学习如何做事情,如何规范、系统地做事情。

托纳斯单锡林:对于中国制造未来20年,个人认为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针对各个企业自己的特点来发展,而不是大家都去登月亮,这有点不太现实。

欧特克李和良:中国制造业从整体来看,有危机也有机会,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机会,一个好的企业能够抓住这样的一个机会,寻求不断创新,能够获得更高的成长,欧特克愿意为客户设计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