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辽宁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

发布时间:2010-07-29
分享到

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辽宁工业系统紧紧围绕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以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为核心,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建设,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省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2004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企业技术改造贴息资金,资金规模3亿元,2005年提高至7亿元。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技改专项资金增加到12亿元。6年来,省技改贴息资金累计总规模为43亿元,共支持项目981项,总投资1282亿元,银行贷款712亿元,对银行贷款和项目投资的拉动倍数达1∶17和1∶30。目前,这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50亿元,已有783个项目建成投(达)产,提供16万个就业岗位,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826亿元,利润432亿元,税金260亿元。

几年来,省技改财政资金政策的实施,调动了企业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拉动了全省工业投资快速增长,促进了全省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推动了全省工业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拉动全省工业投资快速增长,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全省工业投资完成4762亿元,增长35.4%,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47.5%。2009年全省工业预计完成投资6200亿元,增长30.2%,占全省投资比重达到47.7%。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603亿元,居全国第6位,同比增长17.5%,增幅高于全国4.6个百分点。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7700亿元,同比增长16.6%,占全省GDP比重将超过50%。

突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地位,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围绕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集中资金加大对骨干企业、主导产品的扶持力度,促进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建设和建成投产,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研发能力,巩固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和地位。累计支持装备制造业项目343项,安排贴息资金19.2亿元,占资金总额的44.6%,为各行业之首。

突出技术创新,支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的技术改造。注重技术改造与技术开发、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结合,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用科技创新引领企业技术改造。近46%的项目采用自有专利技术,重点支持的辽宁新风集团柴油机高压共轨、盘锦振奥丁基橡胶填补了国内空白,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突出择优扶强,做大做强一批企业。优先扶持一批重点企业,支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实现生产能力倍增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和促进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项目已竣工投产的企业中,实现销售收入翻番的企业达到420户,沈阳远大集团、大连重工·起重、辽宁五一八曲轴等企业生产能力倍增。

技改资金项目工作的三点体会

总结近几年技改资金项目工作有三点体会:精心组织,措施得力,是做好省技改财政资金项目工作的保证。科学管理,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工作程序。建立省技改财政资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申报、审核、专家评估、调研推进和跟踪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集中全委力量开展好工作。委内整合相关处室力量组成7个项目推进组,每个组负责两个市的项目推进工作,对项目进行现场实地调研,使行业处室与综合处室形成合力,委内的整体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为项目计划的科学安排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是做好省技改财政资金项目工作的基础。省技改财政资金项目的安排着重体现了全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在行业上突出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纺织、医药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特别是突出了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在地区上体现特色,支持沈阳、大连代表辽宁工业水平的项目,支持其它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同时,通过加大对骨干企业重点技改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资金使用的集中度。

规范程序,严格把关,是做好省技改财政资金项目工作的关键。建立健全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在项目申报环节严格把关,各地区项目申报坚持突出优势、择优扶强,提出本地区高质量和高水平的项目;委内行业处初审重点审核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专家评估主要从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给予评价;项目推进组逐项进行现场实地调研,从项目技术、市场、建设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行业审核、专家评估、现场调研三者结合,提高项目安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p#

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实施建设

筛选确定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依据全省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重点突出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筛选一批能够代表辽宁工业形象和水平的标志性项目、一批能够体现地区优势的特色产业项目、一批能够体现行业特点的专精特项目,作为每年抓重大工业项目管理的重点。2008年及以前经信委每年重点推进100项重大工业项目,项目总投资原则上在1亿元以上;2009年为拉动工业投资,确定了两批共计400项、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或开工项目;2010年拟定筛选出1000项重点推进的、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在建及新开工项目。

全力做好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工作。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工作,需要上下协同配合,集中力量,形成合力。在项目管理上,建立了全省重大工业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动态掌握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确定了定期到企业现场实地调研的工作机制,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沟通、协调土地、规划、环保等有关部门,帮助项目承担企业解决项目实施建设中的问题,推进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发挥效益。

对重大工业项目进行全方位支持。一是围绕重大工业项目开展银企对接,向银行发布重大工业项目信息,选择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分层次开展银企对接,对有贷款需求但尚未落实的项目进行协调,帮助企业落实项目银行贷款,特别重大的项目报省政府领导协调落实。二是对重大工业项目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技改贴息资金扶持、技术中心认定、申报国债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优先保障重大工业项目承担企业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供应。

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

辽宁已经发展成为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能代表国家水平的装备制造业重要产业基地,其产业发展具有基础雄厚、科技底蕴深厚、集群优势突出三大特点。

产业基础雄厚。在装备制造业178小类产品中,辽宁有58小类居于全国前六位。数控机床、大型船舶、铁路内燃机车、系列轴承等行业,在国内具有一流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

科技底蕴深厚。辽宁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从教育、科研到工程设计完备的支撑体系,拥有大批知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拥有一批高等院校和国内著名的国家级科研院所,拥有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2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沈阳市通过铁西区整体改造,形成了以机床、石化通用装备、重型矿山装备、输变电装备等为代表的铁西装备制造业示范区。大连市发挥临港临海和对外开放先导区的优势,形成了“两区一带”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其它城市如鞍山的冶金和矿山成套设备、丹东的精密装备、盘锦和葫芦岛的船舶制造修造业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上,辽宁省提出要瞄准世界水平,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础配套件和基础工艺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保持和扩大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的研发和制造优势;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完善成套配套体系,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进程。

重点发展以机床、轴承为代表的基础装备产业;大力发展以石化通用、输变电、重型装备为代表的成套设备制造业;大力发展以汽车、船舶、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装备;大力发展以集成电路、现代通讯、数字多媒体、新型元器件、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电子信息装备产业。

在工作措施方面,将抓好政策环境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振兴装备装备制造业的实施意见》和《辽宁省振兴装备制造业三年调整规划》,推进装备制造业立法工作,力争2010年出台,改善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抓好重大型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高档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盾构机回转支承和地铁轴承等十项尖端技术,依托重大工程,力争在首台套研制和产业化上实现突破。

同时,抓好成套配套,加快产业集聚。以具备核心设备成套能力的大型企业为依托,培养一批具有总包业绩和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或企业联合体。以重点项目为依托,鼓励企业参与设备成套或工程总包。推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优发展,努力成为主设备供应商和零部件供应商。重点推进沈阳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沈阳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大连船舶及配套产业集群、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锦州光伏产业集群、铁岭改装车基地、盘锦石油装备产业集群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