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小改进 收益大提升

发布时间:2010-10-19
分享到

工艺重要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好的产品除了要有好的设计,精密的加工设备,良好的工件材料,以及精细的生产操作以外,一个合理的工艺流程至关重要。而实际上,多数企业管理者更关注设计环节和产品本身,往往忽略了工艺流程的重要性,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们不缺少好的设计方案,不缺少好的加工设备,但产品质量总是比进口产品差之一线,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单就某一产品而言,工艺也不是唯一的,而且没有好坏之分。这种工艺的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使得同一产品在不同时期、不同企业都有不一样的工艺流程,但都离不开一个原则,就是保持技术上的先进和经济上的合理。依据这样的一个原则,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设备生产能力、精度要求以及工人熟练程度等因素,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加工工艺。

而国内很多机械加工企业仍在沿用多年以前的工艺规程,有的甚至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做过变动,这是难以想象的。技术在不断进步,产品材料也在变化,原先适合的工艺规程也许已经不再适用,此时对工艺的更改是必要的,即使加工技术和材料没有发生变化,进一步的优化加工工艺也能带来加工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减少,从而带来更多的价值。

加工工艺的变动只需遵循保证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两个原则即可,而且有时候并不需要对工艺做大的改动,优化整合部分工艺就能带来好的收益。这一期的封面文章里选取了3篇柴油发动机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优化的案例文章,从中可以看出,这种优化和改进为企业带来了收益的大幅度提升。

案例一:中国北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在柴油发动机的机座生产中,采用优化后的镗铰复合新工艺,保证了机座主油道孔的加工尺寸和形位公差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原工艺采用普通镗模镗杆方式,镗削工艺系统的刚性差,极易产生蹦刀现象,调整刀具和工装时封闭腔看不到调整位置,加工质量难以保证。新工艺更换了切削刀具,采用复合刀具,不仅简化安装调整程序,而且提高加工效率能有效保证质量,加工时间从12小时缩减到4小时。新工艺使得工厂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收益比原来增长了2倍。

案例二:青岛淄柴博洋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两种气缸盖的加工工艺及配套的设备、刀具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各自优缺点,建立了船用中速柴油发动机气缸盖的典型加工工艺。船用中速柴油发动机气缸盖的结构及加工要求大同小异,加工工艺上存在共性。采用两种工艺加工完成后发现,B型气缸盖的工艺流程在工序平衡、工件装夹刚性和设备投资等方面都比A型气缸盖要好,依此建立此类气缸盖的典型工艺流程:粗铣顶底面→精铣顶面、加工工艺销孔→精铣底面,加工燃烧室面、主要孔系→加工四周面及孔→加工喷油器孔→钻斜孔。

案例三:一拖(洛阳)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优化了气缸盖导管孔系加工工艺,实现了柔性化生产,降低了投资风险;进一步实现加工刀具国产化,降低了加工成本。工艺上用立式加工中心+Beck复合刀具加工方法代替传统的复合镗—铰加工工艺或者专机 + MAPAL枪铰刀加工工艺,巧妙地利用加工中心的定位精度优势,将MAPAL枪铰刀具的刚性及后导向功能分开在两把刀具上实现,可靠地保证了导管孔系的加工质量,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了柔性化生产,在保证产品质量一致的情况下,新的工艺装备投资只是专机+ MAPAL枪铰刀加工工艺装备投资的1/5弱,提升了投资价值回报。而Beck枪铰刀国产化使得成本进一步降低,批量生产后,单孔刀具成本只有0.75元,汽缸盖全部导管孔刀具费用为6元,降低了一倍。
 

以上三个案例中,都遵循保证精度和提高生产效率两个原则,对工艺规程和选择的工艺装备和刀具进行了优化改进,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提升,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这种工艺上的小改进,促成了企业收益的大提高。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