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国际金属加工高峰论坛演讲人沈惠平

发布时间:2013-03-12

 

姓 名:沈惠平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学科带头人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博士生导师

专业特长:机器人机构、并联机器人设计及开发、并联机构的应用研究、机电一体化

E-mail: shp65@126.com

1.个人简介:

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学科带头人、教授(二级)、博士,同时任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为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一期、二期、三期)”(第三层次)(1997、2001、2006)、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2006)、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1年)、常州市劳动模范(2008)。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分技术委员会 服务机器人工作组专家”;发起由常州大学主办的“全国机器人机构拓扑结构学理论研讨会”(2011.7.10 -14日)并任大会秘书长;作为三个负责人之一,共同主持每年一次的“江苏并联运动装备及机器人技术”学术研讨会(2007-至今,共6届)。

1990年以来,主持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9375203、59875084、50275070、50875261、51075045),主持完成了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科技项目(3项)、共同负责参与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2项)、江苏省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项目(2项)等16项省市级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结题35项,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13项。

已先后在《Mechanism and Machinery Theory》、《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第一作者100余篇),其中《SCI》检索引用10篇,《EI》检索引用19篇,被二专著引用3篇。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1项(排名第5)、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均为项目执行负责人, 排名第2)。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有35项(均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23项。

目前指导“并联机器人技术及其开发”、“并联机构的应用研究”、“机电一体化”研究方向研究生15名。负责的“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控制”团队首批于2006、2008年被评为学校校级“科研创新团队”。

2.受教育经历:

1980/09~1984/07,江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 冶金机械专业毕业,学士;

1986/09~1989/03,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 机械学专业毕业,硕士(导师黄锡恺先生、杨廷力教授),从事“基于单开链的任意复杂平面机构运动分析新算法研究和软件研制”;

2004/09~2006/06,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毕业,博士(导师:马履中教授),从事“新型并联机构测量机的研究”。

3.研究工作经历:

1984/07~1986/07,鞍山钢铁公司机动处,技术员;从事冶金设备的维修、技术改造工作;

1989/03~至今,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从事机构学、机械设计、并联机构、机器人机构学研究;其中:

1998/1~1998/12,美国田纳西理工大学(TTU)制造研究中心高访进修(导师为K.L.Ting教授);从事“复杂多回路机构的结构综合和运动学研究”;

2005/10~2006/4,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机床研究所交流访问(导师为U.Heisel教授);从事“并联运动机械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