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有道 增值未来

发布时间:2016-09-22
提及瑞士欧瑞康集团(Oerlikon),就中国机械加工表面处理范畴而言,最熟悉的品牌应该是欧瑞康巴尔查斯(Oerlikon Balzers),其2004年在苏州建立了涂层中心。但实际上,欧瑞康集团进入中国市场要远远早于这一时间,最准确的年份是1965年,由欧瑞康集团旗下的巴马格(Oerlikon Barmag)化学纤维公司率先打开中国市场。

提及瑞士欧瑞康集团(Oerlikon),就中国机械加工表面处理范畴而言,最熟悉的品牌应该是欧瑞康巴尔查斯(Oerlikon Balzers),其2004年在苏州建立了涂层中心。但实际上,欧瑞康集团进入中国市场要远远早于这一时间,最准确的年份是1965年,由欧瑞康集团旗下的巴马格(Oerlikon Barmag)化学纤维公司率先打开中国市场。由此推算,欧瑞康集团在华发展已超过50年。

欧瑞康集团董事长迈克尔·苏思博士

事实上,这50年也仅占了欧瑞康集团发展史的一部分,这家成立于1869年的多元化工业集团,旗下表面处理业务、化学纤维业务、传动系统业务、真空业务在全球的工业市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1927年建造的第一代电机火车头,1978年推出专为工具而研发的 BALINIT® PVD硬涂层,1999年制造的世界上最长的细纱机,2007年创新的革命性的P3e涂层……最近两年,欧瑞康集团又有了大动作。随着2014年收购苏尔寿集团美科业务、2015年出售旗下真空业务并收购美国Laser Cladding Services公司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的落地,欧瑞康集团对原有业务模块进行了重新规划和优化整合,一个全力专注于表面处理、先进材料及材料工艺领域的崭新的欧瑞康集团跃然眼前。

2016年6月7~8日,欧瑞康集团董事会在上海成功召开,这也是欧瑞康集团现任董事长迈克尔·苏思博士首次在华召开集团董事会。值此契机,他与MM《现代制造》杂志分享了欧瑞康集团最新的发展动态以及未来几年在华的发展重点,同时也为我们梳理了集团在华50年的变迁,表达了对MM《现代制造》20周年乃至中国制造业辉煌20年的衷心祝愿。

战略转型 顺势而为

国内3D打印市场在过去四年中实现了连续的翻倍增长,尤其是2015年,规模近78亿人民币。这种情况不止存在于中国,全球市场亦如此。有业内顶尖咨询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美元。对于现有制造理念的彻底颠覆,3D打印即将掀起人类社会的 “第三次工业革命”。目前,这一论点已在医疗、航空航天等高端定制化领域得到了印证。3D打印作为工业领域划时代的工艺,其影响必定关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固其涉及的产业链也极为广泛。因此,3D打印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专业制造型企业的关注,对于在表面处理方面拥有全面、丰富经验的欧瑞康集团来说自然也不例外。经过近几年不断的战略性业务组合优化,当3D打印耀世而来与制造业接轨之时,欧瑞康集团顺势抓住了这一发展契机。

时间追溯回2014年,欧瑞康集团收购瑞士工业集团苏尔寿的美科业务。众所周知,欧瑞康巴尔查斯是全球薄膜业务的技术领先者,而美科是热喷涂技术的全球领军企业。两种业务的“联姻”实现了各自技术优势、商业模式和客户群体的完美补充。整合后欧瑞康集团能为表面处理上下游全产业链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将市场从原有的传统精密和汽车零部件领域,打通到了如航空航天、石油天然气等新兴市场。更重要的是,业务范围从原有的喷涂技术扩展到了先进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为集团转型成为表面处理解决方案的全球技术领军企业以及为进军涵盖3D打印技术的增材制造领域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美科的成功收购对于欧瑞康集团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但集团的战略调整并未止步于此。继美科之后,欧瑞康集团又于2015年11月收购了美国Laser Cladding Services公司业务,一家为能源行业客户提供专业激光熔覆技术和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此举再次提升了集团在激光熔覆业务方面的技术实力,并进一步打开了集团在能源市场的应用。

由欧瑞康巴尔查斯和欧瑞康美科组成的全新的表面处理事业部现在是欧瑞康集团最大的事业部,销售额从2014年占比30%,一跃到2015年占比46%,几乎占据欧瑞康集团总销售额的半壁江山。2015年底,欧瑞康集团正式宣布公司新的战略方向——全力打造全球表面处理和先进材料的“动力中心”,致力于成为表面处理、先进材料及材料工艺领域的全球巨擘。在中国,欧瑞康则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力争实现表面处理业务在华三年业绩翻两番。

创新落地 创造价值

凡能够在制造业屹立超过百年的集团公司,都有各自致胜的法宝,欧瑞康集团也不例外。强大的工程能力和不懈的创新精神,是欧瑞康集团持续发展并不断壮大的秘籍。这一点从其历次收购、整合、重组的步伐中已可见一斑。尤其是上述提到的近几年的变革之路,可以清晰地看到欧瑞康集团对于业务发展的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时刻洞察市场及客户需求,应势而变,与时俱进。

“欧瑞康集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业务侧重,我们时刻把创新放在发展首位,并始终追求引领行业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集团侧重于化学纤维业务,这是出于全球人口蓬勃增长对纺织品有更多需求的判断。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人们对高科技产品的狂热追求,未来,我们看准的是以3D打印为主导的表面处理业务。”在航空发动机以及汽车行业有着资深经验的迈克尔·苏思博士,对公司的发展脉络给予了最准确的概括。

“创新,是为了找到一种能够帮客户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方法,但只有当这种方法具有能将理想变成现实的可操作性的时候,它才能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在制造业驰骋数十年的迈克尔·苏思博士深谙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企业,业务规划的创新只是其创新体系的一个环节,事实上整个体系贯穿产品、技术和服务等各方各面。创新,是欧瑞康集团之“血液”,它纵横企业全身,促进生长,生生不息;创新,是欧瑞康集团之“灵魂”,它让企业无论身处多么复杂严苛的市场环境,都能清晰地找到前行和发展的方向。

因此,公司在研发方面绝不含糊,每年的投入约占集团全年销售额的4%左右,而且这一数字随着销售额的提升还在逐年增长。2015年,欧瑞康集团对研发的投入高达1.03亿瑞士法郎,远超一众同行业竞争者。我们所熟知的专为工具研发的 BALINIT® PVD硬涂层、革命性的P3e涂层都是欧瑞康集团贯彻技术创新的杰作。

“欧瑞康集团的发展理念是用创新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相信这一理念也会得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认同。绿色、环保、节能、高效是公司一向倡导的,相信这也是中国乃至全球发展的主题。”迈克尔·苏思博士说道。

扎根中国 助力中国

倾听市场需求、了解客户动态是指导企业进行全方位创新的根本,那么如何获取这些信息,从而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创新乃至服务创新起到积极推进作用呢?欧瑞康集团的回答是深入的本地化策略:市场在哪里,欧瑞康就在哪里。如今,欧瑞康集团已经在全球37个国家设立了170多家分支机构。

在中国,1965年欧瑞康集团凭借巴马格公司在华的第一笔业务进入中国纺织市场,1997年在天津建设真空生产工厂,2000年建设苏州欧瑞康工业园,2004年在苏州建立了第一个涂层中心,2008年在东莞建立第五个涂层中心,2012年位于上海的中国区总部开业……在距今超过50年的时间里,欧瑞康集团投资中国市场的步伐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大。

“一方面,取决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作为全球领先的制造国家,中国市场的魅力不言而喻,而且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正需要像欧瑞康集团这样的高科技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前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拥有15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市场的客户需求庞大而复杂,欧瑞康集团需要在中国将本地化进行到底。”迈克尔·苏思博士每年都要数次来到中国近距离接触中国客户,第一时间感受中国制造业的变迁,他对中国市场的未来报以极大的发展决心,“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地市场,在客户需要我们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我们必须与客户保持零距离。近距离的服务、近距离的研发和近距离的生产,才能真正落地中国市场,成为中国客户的合作伙伴,从而助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秉承着“在中国、为中国、为全球”的发展宗旨,2016年6月7~8日,欧瑞康集团董事会在上海成功召开。在中国举办集团会议就是希望董事会成员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认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市场占比欧瑞康集团全球销售额近四分之一,是欧瑞康集团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

过去20年,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是值得纪念的,Made in China不断壮大并响彻全球,然而中国制造的质量、服务、管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差距,要想成为真正的制造强国,在全球竞争中取胜,中国制造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好消息是,随着新兴热点的涌入,中国市场还可获得与制造业发达国家同台竞技的机会,比如在智能制造、3D打印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但前提是,你要为此做好充分准备。作为高科技创新企业,欧瑞康集团愿与中国同行,为未来增值,为中国制造业的再次腾飞做出贡献。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