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行业:市场短暂回升 2010年下半年难言复苏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2010-08-26
分享到

厦船重工再获2艘57000吨散货船订单、大连中远船务签署4条82000吨散货船建造合同、太平洋造船集团获62艘新船大单、熔盛重工签下4艘苏伊士油轮合同……2010年上半年,船舶企业接单的消息不断传来。这与去年此时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从新承接订单和船舶完工量来看,船市的回升已为业内所公认。然而,成本高、船价低,交船难等问题依然存在。由此,推动成本下降、确保订单的顺利交付和新承接订单的可持续性成为下半年造船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半年的运行态势,中国船舶工业协会表示,“尽管上半年船舶行业总体经济运行情况良好,但由于造船市场复苏基础薄弱,船舶工业面临的风险并未得到消除。”
  
A 数据
 完工量、新订单显著增长工业总产值增幅下降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96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6.7%。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上半年造船完工总量同比分别增长76.3%和115.9%;江苏省造船完工量首超100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3.5%;浙江省造船完工量54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32%。这一良好局面为全年造船完工量保持高增长奠定了基础。
  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量2378万载重吨,由于去年基数较低,这一数字达到了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的4倍。月均成交新船订单接近400万载重吨,其中5月份单月成交686万载重吨,超过金融危机前2008年1~9月的月均成交量。
  但是,手持订单出现下降,反应出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截至6月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量18427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下降2.1%。在市场份额方面,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1.1%、46.2%、37.7%,均超过韩国与日本。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2026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201亿元,同比增长25%,增幅下降11.7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2450亿元,同比增长24.2%,增幅下降18.9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358亿元,同比增长30.7%,增幅下降11.6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368亿元,同比增长24%,增幅增加18.6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2430万载重吨,占总量的82%,新承接出口船订单1641万载重吨,占总量的69%,截至6月底,手持出口船舶16032万载重吨,占总量的87%。
  上半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396亿元,同比增长17.9%,增幅下降5.7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1166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下降15.3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49.6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增加21.8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162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增加23.9个百分点。
  由于上半年我国交付的船舶大都是金融危机前承接的高价船,在高船价、较低的钢材采购价格、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船舶行业实现利润保持了较高增长。上半年,全国83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3.41亿元,同比增长13.1%,实现利润146.8亿元,同比增长29%。
  
B 分析
  市场需求缺乏可持续性船价难改低迷走势

  与上半年稍显乐观的数据相比,整个船舶行业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和问题更加引人关注。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包张静表示,尽管市场好于预期,但行业反应相对于市场存在滞后性,数据背后隐藏的诸多问题在下半年会显现出来,因此,企业不应盲目乐观。
  就目前的订单构成来说,大部分订单来自租船公司、基金公司和能源资源企业,全球排名前20位的油船公司和散货船公司分别只有两家公司、6家公司签订了新船订单。一方面,在当前新船价格低的形势下,投机性资本的“抄底性”运作使市场缺乏可持续性。“投机性的订单,释放完后就没有后期了。毕竟,市场的长期发展还有赖于主流船东的需求。”包张静说,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是一些前期在高价位时下单的船东,现在下单目的是降低总的成本,来自新船东的订单不多。因此,“下半年,在产能这么大的情况下,确保订单量应是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
  他进一步表示,目前的手持接单预计能够支撑两年,如果下半年新承接订单依然没有明显改观,那么将直接影响到未来行业的发展。
  为保证新订单的延续性,许多船企采取了低价策略。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当前船市尚未真正复苏。而从长期趋势看,新船订单量将不足以满足现在的生产能力。专家预计,“十二五”期间,全球造船能力将达到顶峰期,而在后续订单可能不足的情况下,很多船企都将面临接单难,最直接的后果可能就是价格战将继续下去。
  而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回暖,钢材价格、人民币汇率、劳动力成本将出现上升,船舶行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在不断增大,这将进一步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
  事实上,一些地区的船舶企业在上半年已经感受到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福建省一家船厂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上半年本来业绩还要更好,但由于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钢材价格上涨,船价却下降,这些都使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与此同时,造船新公约、新标准和新规范密集出台或执行,牵制着企业精力、时间、人力和财力;季节性降水、泥石流、高温、铁路或公路中断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的设备到货、现场施工与船舶交付。
  上半年,重点监测船舶企业中,有32家获得了新船订单,占全国新承接订单总量的85.6%。在国际知名的海运、造船市场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的上半年全球接单前20强企业中,我国有10家企业入选。
  目前多数骨干造船企业手持订单充足,造船任务基本排至2012年,部分船厂开始承接2013年及之后的新船订单。与此同时,大部分中小船厂和新兴船厂仍然是一单难求,企业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船厂成交情况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加剧。
  “船东显然更倾向于骨干型的大船厂,在这种情况下,两大造船集团和地方骨干集团的优势更加凸显,而新兴船厂和中小型船厂则会日益艰难。”包张静预计,船舶市场的产业结构由此将出现新一轮的整合。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表示,由于波罗的海运价指数大幅低于危机前的水平,船东大多采取重谈船价、延迟交付来实现降低新船成本,造成了上半年新船成交有所活跃,撤单现象有所缓解,但船东要求订单延期交付的情况并未得到有效改观,“交船难”依然是船舶企业面对的主要困难。
  按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上半年,全球散货船成交414艘、3500万载重吨,占新船成交量的76.4%,而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统计,我国散货船成交占新接订单的比重高达87%,船型结构存在较大风险。对此,包张静分析认为,目前全球散货船航运和造船市场出现双双过剩,未来市场,一直占主导地位的散货船可能不再是主流。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报告指出,上半年,航运市场剧烈波动,船舶修理市场持续低迷。统计数据显示,重点监测企业坞修艘数2020艘,同比增长16%,销售收入同比却大幅下降,原因是单船修理工作量在减少,修船价格也在大幅下降。与2008年相比,平均单船产值减少了50%以上,换板价格下降了7成左右。改装船市场直线下降,主要修船厂仅承接了少量改装船订单,原有的改装船工程也已基本完工。
  船用配套设备市场竞争越加激烈,低中速柴油机、甲板机械、船用发电机等主要船用设备面临韩国等船用设备厂的低价竞争,有限的国内市场需求大量流失,加强宏观协调迫在眉睫。

 

市场短暂回升 船舶行业下半年难言复苏


  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96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6.7%。图为中远集团的“中远长滩”号8000标箱大型集装箱船。(资料图片)
  C 预测
  承接订单将现回落新船价格回升难度加大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预计,下半年船舶行业各项指标仍将保持增长,但增幅将出现回落,全年将呈前高后低走势,而价格回升依然困难重重。
  分析下半年全球船舶市场行情,大多数专家认为,下半年全球新船订单较上半年将出现一定幅度回落。从细分市场看,散货船市场随着国内经济政策从“保增长”向“促转变”方向转化以及我国对房地产调控的进一步深化,加之南方持续降雨,水电充足,下半年我国对进口铁矿石和煤炭的需求将相对下降,同时目前船厂手持大量散货船订单将会使得散货船新造船市场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油船市场在目前船厂已有大量油船手持订单的情况下,油船航运市场供给过剩将在一段时期内存在,但是,下半年油船市场将变得相对活跃;集装箱船市场因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2009年全年集装箱贸易下滑了10%,进入2010年受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集装箱船市场显现初步回升的迹象,集装箱运力过剩的情况得到缓解,带动了集装箱船市场的复苏。但这些都弥补不了散货船市场的萎缩对整个新船市场的影响。此外,随着我国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内河船舶、工程船舶需求情况相对较好。
  2010年新船价格企稳回升与前期船价深幅回落、当前造船成本上升预期分不开。目前中日韩三国主要船厂2011~2012年的船位基本排满,下半年将有大量2013年船位投放市场。在订单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船位又大量释放,船台供求关系将迅速恶化。新造船价格进一步回升难度加大,不排除个别船型价格再次出现回调的可能性。
  受需求回暖和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共同影响,从4月份开始,船用钢材价格出现小幅反弹,但是受产能过剩的制约,下半年船用钢材价格将不会出现太大涨幅。
  下半年,我国船舶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受去年基数影响,船舶行业各项指标增幅会出现逐月回落的态势。预计全年造船完工量将达到5500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有望达到3500万~4000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将下降到17000万载重吨左右。
  包张静表示,也许在2012年之前,各项运行指标还会处于上升趋势,因为目前船舶企业还手持很多订单,大多要在2012年前交付,但在2013年以后各项经济指标就很难说了。
  未来一些中小型船企的日子会很难过。对于它们来说,“从现在起,就要积极谋划,练好内功,调整发展方向,以在未来市场中抢占先机。”包张静说,有没有成本优势是赢得市场的内在核心因素,作为船企目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成本核算。但仅做好这方面还不够,关键还在于对市场有清楚的预测。船舶企业要密切跟踪国际船舶市场发展动态,抓住市场回暖的契机,加强与新老船东沟通合作,努力保证订单的持续性。
  中国船舶工业协会建议,下半年,加强经营管理、全力以赴保交船仍是船舶企业的头等大事。船舶企业要提高生产计划管理水平,用风险管理的思路编制计划,使生产计划更具有弹性;注重船舶及配套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出现交船难的现象;推进节能降耗,降本挖潜,提高生产组织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研究汇率变化风险,预测产品成本,分析实际成本,对影响产品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跟踪控制,抓紧货款回收,加速资金回流,努力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船协还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船舶工业“十二五”规划时适当增加绿色环保型高技术船舶科研经费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船舶工业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技术储备,为抢占船市复苏后的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相关报道
                前7月新船订单同比猛增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前7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5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4%;新承接船舶订单量3332万载重吨,是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的4.2倍。
  报告显示,由于4、5、7月当月新承接订单量均超过当月完工量,使得我国从4月底开始手持船舶订单止跌回升,截至7月底达到18816万载重吨,与2009年底基本持平。1~7月,我国造船企业完工出口船2781万载重吨,占造船完工总量的79%;新承接出口船订单2399万载重吨,占新接订单总量的72%。截至7月底,手持出口船舶订单16558万载重吨,占手持订单总量的88%。
  统计数据显示,1~7月,我国月均成交新船订单接近500万载重吨,超过金融危机发生当年2008年月均成交量。特别是7月份单月成交船舶954万载重吨,创金融危机以来最高。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