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哈斯更“哈斯”

2012-25期 金属加工

文章来源:MM《现代制造》 发布时间:2016-01-18
分享到
访美国哈斯自动化公司全球销售总监Barry Rogers先生

从1983年以生产分度器起家,到1988年进入数控机床制造领域,哈斯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而后成长为美国乃至整个北美市场数控机床第一品牌,并将业务触角延伸到包括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世界市场,哈斯也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哈斯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哈斯”已经不仅是一家公司的名字和机床产品的品牌,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改写了行业的传统观念和模式,通过“哈斯”,对数控机床有了全新的认识。未来,哈斯公司不仅要在美国,更要在中国实践和发展这一“哈斯之道”——让哈斯更“哈斯”!

Barry Rogers先生虽然2011年秋天才进入哈斯公司(以下简称“哈斯”),并于2012年3月1日正式担任哈斯全球销售总监,但是他与哈斯的渊源还要追溯到24年前,那时Barry Rogers先生任职于一家世界知名的激光校准系统以及多测头系统的供应商——英国雷尼绍公司(Renishaw),与哈斯是合作伙伴。而1988年哈斯才刚刚进入数控机床制造领域。当时的Barry Rogers先生就已经对哈斯刮目相看,因为仅仅在5年之间,这家以生产分度器起家的小作坊就已经发展成为了年销售额达百万美元的机床生产厂商。

现如今,哈斯已经是美国本土首屈一指的机床品牌,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而我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把几十年沉淀的专业销售经验与哈斯的发展融合起来。”Barry Rogers先生深知其道,并将目标进一步明确,“在接下来的5年里,我们要让这家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公司成长为年销售额20亿美元的公司。”他指出,其中最大的一个转变就是哈斯今后要面对面地支持他们的经销商和客户,整合全球的销售团队,共同探讨哈斯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销售、更好的服务、更好的支持和更好的沟通。

事实上就是进一步加强哈斯的本地化,更直接地了解本地客户需求,从而实现哈斯的全球化战略。Barry Rogers先生同时强调,哈斯在全球赖以成功的特有的HFO营销模式不但不会改变,反而要更加发扬光大。特别是在作为哈斯全球第一大潜力市场的中国,在接下来的3~4年间,在坚持不断提高HFO运营能力和效率的基础上,全中国的HFO网点数量会从现在的19家增长到大约35家,以达到更好的地区覆盖和平衡,为广大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走具有特色的哈斯之路,是哈斯一贯坚持的。

把握并扩大主流市场的领先优势

哈斯专注于全球主流的数控机床市场,特别是立式、卧式加工中心和车削中心,这一清晰、务实的战略定位迄今已为哈斯带来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哈斯机床在全球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25 000台,安装地遍布世界8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共开设HFO 157家。在美国,哈斯机床占据大约40%的市场份额,每个月生产机床超过了1100台。这些数字背后,我们要强调的是哈斯始终如一的高质量生产、完善周到的服务以及公平公正的价格,正是这些要素奠定了哈斯的成功。

哈斯从生产开始,就特别注重流程的管控,确保质量的稳定和成本的控制,哈斯生产的机床,是为了适应95%的加工企业的需求。秉承哈斯“精悍、创新”的哲学,哈斯机床包含控制器在内,都特别注重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压缩成本,以便在保证质量和性能可靠稳定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让利给客户。其高性价比的优势是一些德国和日本机床制造商无法企及的。目前,哈斯只在美国加州的Oxnard设有工厂,全球销售的每一台哈斯机床都是由这家工厂制造生产的,并且所有哈斯机床不论销往世界各地,均执行同样的高质量标准。另一方面,尽管美国当地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性成本较高,但得益于哈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以及无可比拟的规模化生产优势,哈斯仍然可以坚持美国本土生产,确保实现高质量的制造,同时还能够保持足够的竞争力,面对全球市场的需求。哈斯机床的“美国原装进口”的口碑完全是名不虚传。

现在,哈斯也将这一优势传承到了中国。最近十几年,中国制造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势头更是得到了全球的认可。“但中国制造业还很‘年轻’,因为庞大的国民需求才刚刚展开,发展中的中国还需要更多的、质量更好的上游设备进行支撑。”Barry Rogers先生分析说,“而哈斯机床以其绝佳的性价比,必将快速而广泛地获得中国客户的认可和选用。”事实上,哈斯关注中国市场的潜力和发展已经有相当时日,这也是哈斯于2003年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独资的哈斯中国总部的原因。

进入中国市场后,哈斯不仅为中国客户带来了高精度的机床,还帮助很多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金属和设备加工企业提高了技术和应用水平。而在这一进程中,哈斯遍布各地的销售和技术支持中心(也就是HFO)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HFO是英文Haas Factory Outlet的缩写,代表一种相似于汽车4S店的设计和运营理念。但因为数控机床产品的市场和作为消费品的家用汽车市场的不同,HFO的发展又不能简单照搬或抄袭汽车4S店的模式,那样的话,HFO就成了徒有其表的华丽外壳了。哈斯所追求的HFO的精髓,恰恰不是在于形式和表面的东西,而是贯穿从前期的客户接触、到销售拜访、成交,然后进入安装、保养、维修和服务等的整个过程。通过哈斯的每一个HFO,不仅提供客户当地化的维修保证外,还提供工程师培训、应用工艺支持等服务。尤其是齐备的寄售备件库,为客户随时提供维修保养服务,而最大程度地减少或避免客户的停机所造成的更大的损失。HFO效益的最大体现在于可以帮助客户提高效益,目前哈斯在中国共有19个HFO,遍布中国主要的重工业和制造业集中的城市,Barry Rogers先生承诺,哈斯会持续投入和努力提升中国现有的HFO的能力和业绩,同时发展更多符合条件的新的HFO以覆盖中国广大的市场,让更多的用户体验和享受到哈斯机床的一站式白金服务。

除此之外,哈斯还带进了透明的订价机制,实行网上公开价格。这对客户是公平的,而且充分保证了哈斯所有经销商的公平和统一。这也是一种“哈斯之道”的体验,虽然采用经销商的营销方式,但还是进行统一管理,这不仅让哈斯与经销商联系更加紧密,也让客户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简单,让经销商可以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考虑如何为客户赢利上。

Barry Rogers先生明确表示:“中国机床市场仍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如何为中国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设备和周到的服务将是哈斯长期的战略。无疑,哈斯在中国,不论是销售团队还是服务团队都将日益庞大。”哈斯的目标是,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同速成长。

专注于产品的稳定性

大量的设备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服务,哈斯机床125 000台全球的保有量,服务的速度要有多快才能跟上客户的需求,这其中的挑战可想而知。同样地,在这方面哈斯还是选择了一条体现“哈斯之道”的路,即从产品设计源头入手,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服务。“哈斯强调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哈斯机床需要经常地进行维修‘服务’。如果产品不断出现故障,那么再好的服务也是徒劳。”接着,Barry Rogers先生指出了哈斯在美国的工厂里目前所专注的工作,并非对年产量的关注,而是全身心投入在如何提高机床的稳定性方面。

这种不断优化的态度,也让哈斯不断推陈出新,哈斯现有设备的型号多达百余种,在不久之后即将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机床展上,哈斯将隆重推出两款新的机型。一种是 UMC-750机床,可以满足客户3+2加工需求,实现全5轴性能,缩短装卡和设定时间,稳定性好而且价格会让客户眼前一亮;另一种是大尺寸车削中心ST-40及长床身的ST-40L,该系列高性能车削中心提供了重切削能力,极强的刚性和极佳的热稳定性。在加工较长的杆状或管状工件时,ST-40L长床身车床的车削长度几乎为常规的两倍,可车削长度达2032 mm的工件。

哈斯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意识到中国加工型企业运营模式的不同,他们往往是一种人工密集、机床密集、时间密集的形态,尤其要求机床的高速度和便于操作性。为此,哈斯也在不断努力,在即将举办的CIMES2012上,哈斯将展出DS-30SSY双主轴车削中心,该机床将双轴车削与Y轴、C轴和动力刀结合在一起,为不同客户创造强大的“done-in-one”解决方案。第二主轴能够实现完全同步车削,及在加工过程中快速传递工件,以此缩短加工循环时间。DS-30系列Y轴车削中心能够进行偏心铣削、钻孔和攻螺纹加工,标准配置了高扭矩动力刀和伺服驱动的C轴,具备4轴加工能力。哈斯的产品要向客户传达一种加工理念,即高精、可靠并易于操作。

哈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也一直针对如何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调整脚步,“下一步会有一系列的战略和行动一一铺开。这里,我要保留一点小秘密”,Barry Rogers先生卖了个关子。当然,他不否认这些投入和努力将涉及从销售团队的建设、业务能力的培训、以及销售拜访覆盖模式的调整和市场活动更好地执行等诸多方面。“很快,你们就会看到市场上对我们的努力所做出的积极反映了!”Barry Rogers先生笑着说。另外,他还透露,哈斯正计划将其设在上海外高桥的仓储中心进一步发展成为哈斯机床在整个亚太地区的物流中心。

放眼全球,2012年哈斯预估生产超过15 000台机床,全球销量继续维持双位数的快速增长。要从年销售额10亿美元成长为年销售额20亿美元的公司,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哈斯要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但从与Barry Rogers先生的对话中,不难发现一点:不管如何改变、如何发展,哈斯有一个信条是不会改变的,即坚持实践“哈斯之道”,坚持奉行“精悍、创新”的理念,让哈斯更“哈斯”。

收藏
赞一下
0